暮春时节,万象更新。应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柬埔寨领导人邀请,习近平主席于近日对三国进行国事访问。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、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、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。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今年元首外访的开篇之作,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采取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动,不仅巩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和传统友谊,更以鲜明行动推动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在周边国家加速落地,为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。
经济合作提质升级注入繁荣发展动能
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。越南、马来西亚和柬埔寨均为“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”成员国,中国同三国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和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全面开展发展合作,携手为区域共同繁荣注入澎湃动能,呈现出互利共赢的良好态势。
经贸合作持续升温。2024年中越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,中马双边贸易额达2120.4亿美元,中国连续13年成为柬埔寨最大投资来源国和贸易伙伴国。中国同三国高度认可打造经济合作平台,拓展新质生产力合作空间。中越两国政府关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与“两廊一圈”框架对接的合作规划扎实推进,双方同意发挥好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、中国—东盟自贸区(ACFTA)作用,推动双边贸易朝着平衡方向发展;中马深化发展对接,将共同落实好经贸合作五年规划(2024—2028年),巩固经贸合作成果,扩大贸易规模;中柬“钻石六边”合作架构不断充实,“工业发展走廊”和“鱼米走廊”建设持续推进。
产业合作提质升级步伐加快。中国同三国产业园区建设合作有序推进,共同拓展新质生产力合作,打造数字经济、绿色发展、人工智能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合作增长点,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,在实现现代化征程上携手同行。中国—东盟(河口)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助力中越探索跨境电商新模式;中马关丹产业园区累计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人民币;中柬西港特区累计引入企业和机构200多家,创造就业岗位3.2万个。这些产业园区提升了当地的工业化水平,拓展了就业空间,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。
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。中马东海岸铁路、中柬金港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,中越老街—河内—海防铁路已启动规划,促进铁海联运、提升地区互联互通建设,为区域一体化注入新动能。
中国同三国不断拓展发展合作的广度、深度与温度,为全球发展倡议在周边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提供了实践支撑和制度保障。
安全协作协同并进筑牢地区和平根基
安全是发展的前提。自2022年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以来,倡议得到周边国家的积极支持。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同越南等国在安全合作领域达成诸多共识,机制联通、理念共识不断增强,将有利于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走实,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提供坚实支撑。
中越深化外交、国防、公安“3+3”战略对话机制,明确将该机制提升至部长级,并适时召开首次部长级会议。双方重申恪守高层共识,通过友好协商妥善管控和解决海上分歧,推进“南海行为准则”磋商,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。双方同意将防务安全合作作为两国关系的支柱之一,强化国防、公安、安全、司法等对口机制合作,提升联防联控能力。
中马在东盟多边框架下深化安全合作。双方同意在联合国、东盟、亚太经合组织等机制中协调立场,共同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。中马建立外交、国防“2+2”对话机制。双方将进一步完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,在反恐、网络安全、跨境犯罪等领域拓展协作。积极推进落实《南海各方行为宣言》,力争2026年达成具有实质内容和法律效力的“南海行为准则”,努力将南海建设成为和平、友好与繁荣之海。
中柬决定建立中柬外长、防长“2+2”战略对话机制,就重大战略问题及时协调立场并推进有关领域合作。双方强调坚持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安全观,坚持尊重各国主权、领土完整,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,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,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争端,坚持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,共同落实全球安全倡议,推动务实合作,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作出积极贡献。
安全合作的深入拓展,为全球安全倡议在机制建设、理念认同等方面提供了鲜明的实践样本,也展现出中国方案在助力地区和平中的独特优势与强大引领力。
人文交流走深走实培育民心相通土壤
文明因交流而多彩,因互鉴而丰富。中国与周边国家人文交流亮点纷呈,民间友好日益升温,文明互鉴蓬勃展开。中国同周边国家将在全球文明倡议框架下加强合作,共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,促进民心相通。
2025年是中越建交75周年,也是中越“人文交流年”。双方共同举办青年论坛、文化展演、图片展览等百余场交流活动。中国影视作品、电子游戏成为越南青年热议话题,带动越南“中文热”持续升温。不少越南歌曲登上中国互联网热搜,河粉等越南美食吸引不少中国民众品尝……中越人文交流步子越迈越大,两国民众越走越亲,为中越合作注入持久文化动能。
中马两国文明交流积淀深厚。从郑和七下西洋、近代华人“下南洋”到今日的互免签证、互通航班,两国人文相亲源远流长,两国人民双向奔赴为中马关系增添新的活力。2024年中国赴马游客约380万人次,中马联合声明首次将“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对话”机制纳入国家合作框架,推动不同文化传统在对话中深化理解、增进互信,为全球文明倡议的制度化发展拓展了新路径。
中柬两国友好源远流长,双方均强调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,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,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,愿做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示范者。近年来,双方持续推进包括周萨神庙、茶胶寺、吴哥王宫遗址在内的文物修复合作,积极开展文化旅游、教育互访、青年交流等务实合作,中柬友好扶贫示范村项目稳步实施。丰富多元的人文交流不断增进民心相通,彰显了中柬命运共同体的深厚根基,共同弘扬亚洲价值观和全人类共同价值。
文明交流日益成为联通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桥梁纽带,展现出增进理解、促进包容、凝聚共识的持久力量,为全球文明倡议走深走实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撑与情感基础。
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”这是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千百年来的真实写照,更是新时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脚。习近平主席此访是新时代中国周边外交的又一高光时刻,更是全球发展、安全、文明三大倡议在周边国家从理念走向实践的集中体现。展望未来,三大全球倡议将在更广范围落地生根,成为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的鲜活力量。中国周边,春潮涌动,前景可期。(作者系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)
责任编辑:刘维靖